誉天精品课程
最新资讯

咨询电话
- 在线留言/报名
- 电话咨询:4008-868-010
- QQ咨询:800017951
- 考试咨询:027-87158220
- 总部地址:
武汉市珞瑜路766号光谷世界城广场1号楼
22层
绝对内部资料:HCIE-RS LAB五月考题分析
(本次备考经验分享由唐同学提供,唐同学是誉天HCIE-RS班阮维老师亲授学员,学习周期:2个多月。目前正积极备战HCIE-RS面授考试ing。预祝考试顺利!恰逢520,美女们遇到HCIE就嫁了吧!)
HCIE-RS LAB考试时间:2016年5月12日
一、考试经验分享
上午:
上午遇到的考题为TS前10道题和TAC 6-2,学习资料覆盖所有,可以放心练习,下面是考试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
(1)TS解法PDF中的部分错点没有出现在用于练习的“完整错误预配(整合)”版本中,而这些错点是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所以练习的时候建议将这些错点手工配置上,观察下现象并练习解法。
(2)TS中的telnet题目,表现形式为给出在AR16上执行display local-user命令后的输出结果及AR18分别执行telnet命令连接AR16和AR17的输出结果,需求其实跟TS解法PDF中提及的一样(一台路由器提供2个用户名/密码认证的telnet接入方式,一台路由器提供密码认证的telnet接入方式,以及几种接入方式的权限级别设置),所以练习的时候建议自己执行下这些命令,观察下执行查看本地用户命令输出的结果是怎样的以及使用不同权限telnet接入设备后的区别(如level 0和level 1的权限分别telnet上设备后,输入?号显示支持执行的命令不同,level 15的权限可以进入系统视图而level 1的无法进入系统视图等等)。
(3)TS审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哪些题目要求不能删配置,哪些题目要求特定的认证密钥都要看清楚。
(4)TAC 6-2题目的故障描述与模板有细微的区别,考试题目的表述为“AR34没有学习到两条等价路由,只从AR30学习到一条。”,没有特别说明是没有学习到两条等价缺省路由,而我答题还是按照模板的思路直接从没学习到两条等价缺省路由开始分析,不确定是否影响得分。
(5)TAC的每个点(故障根因、故障分析、解决方案)都有明确的写作要求,其中故障根因明确表明了,故障根因这一项只需要写出造成该故障的根因,而不要写由该根因产生的问题而导致的故障现象。解决方案明确要求需要写出其他高可能性故障原因。
(6)时间。上午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分配,我做完TS和TAC的时间分别为9:50、10:50,按理说时间应该是非常充足的,但是在检查过程中,花了大量时间检查TAC的排版、错字、语句通顺等问题,导致剩余时间不足,只能检查TS题目表明的错点而没足够的时间检查TS环境是否存在其他问题,所以时间的分配非常重要,建议练习的时候TS的每个错点排查及检查、TAC写作及检查都分别计时,考试的时候才能更合理的分配时间。
下午:
下午遇到的考题为LAB2,IGP双点双向重分发的题目没有要求负载分担,BGP选路的题目要求最少命令实现,大题为MPLS VPN。由于下午的时间非常充裕,所以建议下午考试时要求稳不求快,每个需求都验证下效果,某些需求无法直接通过查看配置命令验证效果的话也尽量要找到其他的验证方法,如AR6只允许像BB2发送RIPv2单播路由更新的需求,可以在AR6上debug观察输出结果是否满足需求。此外,考试要求题目需要按照顺序进行解答,不能跳着题目解答,不确定跳着题目做配置是否影响得分。总体来说在根据LAB学习资料熟练的练习过后,下午的考试应该是不会出问题的。
二、备考经验分享
以下为个人的备考经验分享,可能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因此仅供参考。
TS:
备考步骤:
(1)根据阮老师上课的讲解及TS解法PDF的题干概述,了解TS大体的环境情况,知道每个site都分别使用了哪些技术、site之间的交互、AS之间的交互等。
(2)按照题目对应的理论知识点查看产品手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了解TS环境中该理论知识点所涉及的命令、该命令的含义、验证该命令效果的方式等。
(3)在前2条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熟练度的练习并计时。
由于个人工作原因,备考时间比较零散,目前简单统计了下,TS总共备考时间在4-5天左右,其中前2条的准备工作占了70%的时间,练习一共练习了5次。在学习题目对应的理论知识点时,参考了产品手册中的原理描述、配置举例/检查、常见配置错误等文档,必要时做一些简单的分解实验加深理解。花费大量时间在准备工作上的好处,是让自己对TS的整个环境及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能做到心中有数,可以直接根据题目就能分析出完成该需求所需要的配置以及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练习效率。
TAC:
备考步骤:
(1)了解每篇TAC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
(2)了解每篇TAC的故障根因,纵观整篇TAC的排错思路并理解该排错思路的逻辑。
(3)在理解了TAC的排错思路的情况下,手动还原故障场景,根据TAC的排错思路进行排错练习,加深记忆和理解。
(4)练习写作风格。
TAC所涉及的理论其实非常基础,但是针对性的了解下相应的理论知识点还是有必要的。个人认为TAC备考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在还原的故障场景下,按照TAC的排错思路一步一步排查直至解决问题,当自己的排查方法和TAC的排查步骤一致时,就根本不需要硬背TAC的排查步骤了。在初期做准备工作时,由于TAC太多,每一篇TAC的排查思路其实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总结,便于自己的理解,个人是将每篇TAC的排查思路做了简单的总结(如第一步做什么,观察到什么现象,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写作风格很随意,因为总结主要是用于加深自己的理解),然后平时没事就看看这些总结,很快就理解了所有TAC的排查思路。(其实TAC中关于OSPF和ISIS的路由协议的故障排查思路是非常相似的)。在此基础之上,再做熟练度的练习,其实练习主要是练习自己的写作风格达到书面化的要求。
TAC我总共写了两遍,第一遍平均每篇耗时1个半小时,时隔一周后再练习第二遍时,平均每篇耗时都在1个小时以内,时间减少这么多就是因为在练习第二遍时,自己已经对TAC的排查思路了解的非常清楚了。
LAB:
备考步骤:
(1)根据阮老师上课的讲解及LAB解法的题干描述,了解LAB的整体环境情况。
(2)按照题目对应的理论知识点查看产品手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了解该理论知识点所涉及的命令、该命令的含义、验证该命令效果的方式等。
(3)在前2条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熟练度的练习并计时。
个人在LAB的备考工作上和TS差不多,都是在了解题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提升练习效率。对于LAB的练习,两个版本都分别练习了3-4次,练习过程中,将第一次练习完成后的所有设备配置文档进行导出,在之后的练习中,练习完成后将设备配置文档进行比对,统计每次练习的错误点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对自己容易配置出错的地方的记忆,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错误。由于考试时下午时间充裕的
缘由,所以练习时没有可以追求时间,一般保持在4小时以内,关键还是在每道题目的验证配置效果上要多花功夫。
以上就是我们唐同学的备考经验,5月过半,参加lab考试的弟兄们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优异的成绩,在TS出现新考点的5月,全部通过lab考试!
联系方式:
QQ 800017951;电话 4008-868-010
誉天校址:
武汉总部校址:武汉市珞瑜路766号光谷世界城广场1号写字楼22层
广州分校校址:广州天河区天河北路906号高科大厦A栋2506室
北京分校校址:北京市海淀西街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507B
杭州分校校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553号浙江中小企业大厦2108室